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,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。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,但它不属于传染病,不会像新冠那样传染。
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
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潜伏期1~3周,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。
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。
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症状
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咳嗽,也伴有流涕、咽痛、头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发热:以中高热为主,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。
咳嗽:较为剧烈,具有阵发性、刺激性的特点。早期多为干咳,后期可能有痰,部分会影响孩子吃饭、睡觉等。
- 什么情况下需立即就医 -
呼吸节律快,出现喘息、吸气凹陷、鼻翼扇动、点头呼吸等呼吸困难表现;
高热不退,且无法进食与喝水;
孩子看起来总是病恹恹,精神反应差,不理人,总睡觉,使用退热药后仍无改善;
口服药物3天后治疗效果欠佳,甚至病情加重。
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预防?
目前尚无肺炎支原体疫苗可以接种,且容易反复感染,因此预防重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、提高抵抗力。
为降低感染风险,想要预防,这几点要做好:
1. 外出:高发季节避免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若必须前往则需佩戴好口罩。
2. 居家:勤开窗通风,多清洁消毒(75%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)。
3. 日常:保证充足睡眠,进行合理饮食,适量体育锻炼,以便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。
4. 习惯:注意个人卫生,咳嗽、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,或用手肘、衣袖;勤洗手,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,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20秒以上。
不过,家长们也不用过度焦虑,对于孩子来说,生病也是打怪升级的过程,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通过合理的饮食、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,来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