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肠癌?定期检查是关键!
来源:来源:芜湖广济医院
时间:2024-05-15 08:11:20
在我国,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,由于肠癌早期易“隐匿”,大部分人群未重视其早期筛查,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。
肠癌确诊前,肠道经历了什么
肠癌常被称为“笨癌”,是为数不多且容易预防的癌症。
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,其演变过程为:增生→小腺瘤→大腺瘤→重度非典型增生→早期腺癌→晚期腺癌。
肠癌的发展过程较为漫长,一般需要5~10年,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肠道检查发现并处理肠息肉,就可以阻止肠癌的发生。
肠癌有哪些症状
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,极容易被忽视,很容易被归类到“工作繁忙、身体疲劳”上。往往会导致肠癌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症状。
5个异常症状需警惕
01、便血
早期肠癌的常见症状,如发现粪便带血或者血性粘液,服药后无法改善,且排除内痔、肠息肉等疾病后,则要警惕肠癌!
02、大便习惯和形状发生改变
排便次数明显增多、排得困难,或者交替腹泻和便秘等习惯改变,或是出现大便变细、粘液便和血便等形状改变,应及时就医。
03、腹部肿胀
许多的肠癌患者腹部会出现肿块,特点是质地坚硬、形状不规则、大小不一,可位置固定,也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。
04、消化道症状
常出现腹胀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,通常集中在中下腹部,多为腹部隐隐作痛或胀痛,疼痛感越来越明显,甚至无规律绞痛。
05、贫血、消瘦等全身症状
随着肿瘤的扩散、浸润加重,其表面出现溃烂、失血,可引起贫血、消瘦低热、浮肿和乏力等全身症状。
有效筛查是关键
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息肉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。可直接观察到全肠道情况,同时镜下对病灶进行活检。
肠癌高危人群包括:
1、一级亲属有肠癌病史,包括:父母、子女和兄弟姐妹;
2、患有肠道腺瘤性息肉;
3、类便隐血试验为阳性;
4、有8~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病史;
5、长期酗酒者、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;
6、曾进行肠癌切除术、腹部、盆腔放疗的患者。
上述6类人群应留意不适症状,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。对于非高危人群来说,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,可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作用可以持续5年时间。
预防肠癌,3种食物要少吃
作为消化道疾病,肠癌与饮食息息相关,想要预防就要先从饮食下手。
1、油炸食物
肉类食物在过度油炸、烧烤时,其蛋白质和氨基酸会发生热解,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和致癌性,长期摄入脂肪过多,也会提升风险。
2、加工肉
常见加工肉如培根火腿、香肠、热狗、酱肉、熏肉、牛肉干、腊肉腊肠、肉罐头和调味肉汁等,建议少吃!
3、发霉食物
食物发霉会产生黄曲霉素,一种剧毒且强致癌物质,可提升患消化道肿瘤的风险,即使去掉了发霉的部分,也无法消除危害。
总而言之,防癌的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如果自身或家人属于高危人群,那么更要重视起来,定期筛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