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保障不停“析”|每一位血透患者都值得被关爱
来源:来源:芜湖广济医院
时间:2022-07-18 15:24:49
血液透析,医学术语也称为血液净化,简称血透或透析。血透可以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内多余的代谢产物,如钙、碳酸氢根、β-2微球蛋白、甲状旁腺激素、磷、高钾等,代替肾脏功能。因此患者需要定期、规律地进行血透,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血透患者是一群特殊的人群
他们是患者
他们以医院为家
他们需要治疗
但更需要被关爱
血透患者中有白发老者、懵懂学生、还有作为“顶梁柱”的中年人,他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被倾听的故事。
01不同的人生,相同的坚守
老胡(化名)是我们医院的“肾友透析圈”的生存冠军,透析时间长达10多年。在和老胡聊天时了解到,老胡刚得知自己的病情时,整个人濒临崩溃,一度想要放弃治疗,不想拖累收入不高的家庭。
他的爱人知道后鼓励他说:“你在,这个家才存在,我们一起陪孩子长大,让他能感受到的爱是圆满的,好吗?”老胡被打动了,尽管当时的血透技术还没现在那么先进,但他重新燃起了对生的渴望。
这期间,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,坚持规律透析。时间一长,大家也都把他当做了家人,老胡喜欢贪杯,有时整上一两口后,等老胡来透析时,护士们总是能第一个发现他的异常,给他血透时,也会像家里的晚辈一样规劝他。
爱人不能来接老胡下机时,也会有下班的医生送他回家。逢年过节,无论是医生还是照顾他的护士都会给他发信息问候他,甚至有的医生已经和他处成了朋友。
他说,他是一个幸运的人,尽管身患疾病,但无论是家人还是医护,都没有把他单纯地看做是病人,而是用对待平常人的一颗心来照顾他。他很幸运当时选择来我院透析,认识了这么多的“亲人朋友”。
眼前的老胡说的云淡风轻,好像被疾病折磨的人并不是自己,听着他的故事,我不敢想象,如果换做是我,我能否像他一样勇敢坚强。
02崎岖血透路,愿做护航人
黄老太(化名)是我们血透中心年龄最大的血透患者,今年83岁了。看着她佝偻的身影,你可能想象不到她和老伴儿曾教书育人几十载。
她有一个优秀的家庭,几个孩子都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,工作时间多过休息时间。血透时身边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时刻帮上忙,黄老太并不怪他们,老两口风里来雨里去,相互搀扶,艰难地度过了一次次血透。
黄老太刚来的时候十分拘束,老伴儿在外面等候时,她不停地向外张望,医生们耐心地找话题与她沟通,帮助她放松心情。当老伴儿有事不能来陪她时,也会安排专车来接送,还会提前给她打电话告知她,血透前要带哪些东西。上机时,护士们的口袋里总是装满了糖果,以防止她半途出现低血糖的情况。
为了帮助两位老人少跑“冤枉路”,让两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不用楼上楼下的缴费,还开展了床旁结算服务,由护士操作,从笔记本端就可以走社保,血透室内就可以把费用结清。
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黄老太老两口,嘱咐他们需要服用的药物和在家护理时的注意事项,还会在纸上写好,让他们带回家。
这是对生活和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无奈,也是医护人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展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