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康做得好,辣妈没烦恼!
来源:来源:芜湖广济医院
时间:2023-09-23 10:09:04
许多妈妈生完宝宝后,会把产后恢复提上日程。
女性在生完孩子后,常常会因为身体各部位和心理有所改变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,这种恢复和保养统称为产后康复。常见的产后康复包括催乳通乳、子宫复旧、形体恢复、盆底康复等等。
01 宝妈自测,您产后有出现这些情况吗?
🎈体重增加,产后腹部突出且收腹困难。
🎈骨盆明显出现变宽甚至伴有疼痛。
🎈大笑或咳嗽打喷嚏时,出现漏尿。
🎈出现腰背、盆带周围疼痛,肩颈痛,足跟手腕痛等。
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情况,是产后的身体在发出信号,妈妈们应及时进行专业的身体评估,通过评估结果定制产后康复计划,帮助身体恢复到产前状态。
02 产康项目哪些有必要做?什么时间做?
月子期
“坐月子”是产后身体自行恢复的一段时间,母乳喂养的妈妈还要度过哺育宝宝适应期。因此,子宫复旧、乳腺疏通和体态调整为这个时间段的重点项目。
1、子宫复旧(产后5-6周)
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叫子宫复旧。产后子宫不会立即恢复原状,大概需要两周时间回到骨盆腔,6周内回到孕前大小。
产后子宫的恢复与恶露的排出息息相关,子宫复旧不全或合并感染会导致恶露增多,血性露持续时间延长且有臭味,且常见有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。
2、乳腺疏通
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,哺乳难是个大问题,乳腺堵塞、涨奶、乳汁分泌不足等,不仅妈妈疼痛,宝宝也吃不好。
3、体态调整
孕期在胎盘产生的松弛素作用下,骨盆耻骨联合处的韧带会逐渐松弛,前侧耻骨联合处和骨盆后侧的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扩张,出现骨盆变宽、屁股变大等问题。
产后骨盆恢复不佳,可能出现耻骨疼痛、腿疼、腰疼、尾骶骨疼痛等症状,甚至引发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。
产后42天
产后42天,恶露排净,妈妈们通过产后42天检查更加了解产后身体状态,同时也正式进入产后黄金恢复期,更多产后康复项目建议此时才开始做。
1、盆底肌康复(产后6周-6个月)
孕期随着胎儿发育,子宫重量增加,长期压迫骨盆底部,骨盆和盆底肌一定会受到压力。从而导致盆底肌的松弛、无力、肌纤维变形,以及肌张力减弱,造成一系列的盆底功能障碍。
需要提醒各位妈妈们,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,修复盆底肌都非常重要!
其他潜在的产科风险因素包括:多次分娩、分娩第二阶段过长、使用产前催产素、三度会阴撕裂伤、宝宝出生体重大于4千克。
建议妈妈在产后42天,进行盆底筛查,并根据结果进行康复治疗。
但没有怀过孕的女性也可能有盆底肌功能障,比如:慢性便秘造成的盆底肌过度紧张、吸烟,慢性咳嗽,肥胖症引发、子宫切除造成的盆底结构缺陷等。
2、腹直肌修复(产后一年内)
很多妈妈觉得产后腰没了,主要因为腹直肌分离,导致腹部的肌肉松弛下垂难看至极。产后腹直肌分离一般表现为腹壁松弛膨隆,长期不能恢复。这也是产后妈妈大肚腩难消除、产后腰背疼等问题的主要原因。
对于部分腹直肌分离修复不畅的新手妈妈,一般建议在产后42天根据分离程度进行相应的手法、电刺激治疗。
产后康复,是许多女性疾病防治过程的关键环节及起始阶段。
关爱女性健康,每一件小事都不可错过。